上海律师视角:劳动合同未签订的赔偿计算之道

创始人 0 上海律师

  在繁华的上海,职场中的各类纠纷层出不穷,其中劳动合同未签订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关于其赔偿计算的问题,更是备受关注。作为一名长期在上海执业,处理过众多劳动纠纷案件的上海律师,深知这其中的复杂与关键。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根据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给予赔偿。在上海这个法治环境较为完善的地区,对于此类问题的界定和处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实践标准。

  首先,关于双倍工资的赔偿计算。从劳动者入职的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这里的“双倍工资”计算基数,通常是按照劳动者当月应得工资来确定。应得工资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规性的福利,如公司福利性质的餐补、车补等,若并非固定发放且不属于工资构成部分,可能不计入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例如,某公司员工月薪为8000元,其中基本工资6000元,绩效奖金1000元,交通补贴500元,餐补500元(非固定)。若该员工入职后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计算双倍工资时,基数可能为7000元(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其次,赔偿的时间跨度也有明确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最多可要求11个月的双倍工资赔偿。比如,劳动者于2020年1月1日入职,若到2021年1月1日仍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这11个月的时间,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

  然而,在实际案例中,情况往往更为复杂。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辩称,如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未签订合同等。但作为上海律师,我们会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来判断。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是由于劳动者故意拖延或拒绝签订等合理原因,那么可能无需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但这种举证责任在于用人单位,且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或岗位,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某些季节性工作、临时性工作等,虽然也可能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但在赔偿计算上可能会根据具体工作性质和时长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但总体原则仍然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

  在上海的法律实践中,劳动者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应及时寻求上海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劳动合同未签订的赔偿计算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为上海律师,我们致力于为劳动者提供专业、准确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在复杂的劳动纠纷中争取应有的赔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上海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提供当面免费咨询,赶紧电话预约吧!👈

👉最快捷沟通便是打电话:400-9969-211👈

👉也可以加律师微信咨询。微信号:12871916👈